close

前幾天看到中視新聞藝文記者對沈主播的譴責文

(http://0rz.tw/2c3hd

令我想到最近在看的兩本書:
「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
(http://0rz.tw/c23c0)  與「文化創意產業實務」(http://0rz.tw/5d3cd)

在此發表我過去從實務經驗中,所觀察到藝文新聞在媒體中的困境。

 

 

 我去年曾在趙自強的「如果兒童劇團」做過半年的宣傳公關,除了劇團本身的大戲宣傳記者會外,還有劇團也接了文建會行銷平台、基層巡迴演出以及北市府北京週的案子,行銷平台是指「參與行銷平台的非北部表演團隊上來台北表演,在地的宣傳我們劇團都要負責幫忙,包括辦記者會」。因此這半年中我大約參與了近20場的記者會,看過許多藝文新聞能見度的慘況

 值得讚賞的藝文記者 

不論是記者、主播、主任都各有立場,
新聞台內部爭執情況我們外人不得而知所以不便評論,我只提對於涂鴻恩大哥的認識。以前在「如果」辦記者會的時候常看到他,不只「如果」的戲,其他表演團體的戲他只要有空就會來,不能的話也會請代班來,他表現出的誠意令我相當感動。還記得有次蘭陽舞蹈團在社教館的記者會,相比較其他媒體姍姍來遲,他是第一個到,也做了完整的採訪才離開現場趕到下一個記者會。

涂鴻恩是一位用心準備採訪功課的記
者,他會很努力找到一些爆點,讓整段藝文新聞好看而不枯燥。「如果這月有一齣大戲,我讀一本書; 有二齣,我K兩本。六月普雷特涅夫來台,我是讀完十二萬字著作才有勇氣去參加記者會。」這是他敬業的表現,他為了一則新聞花這麼多的心血,比起許多年輕記者對著電腦螢幕拍拍Youtube白爛KUSO影片的畫面好多了。

電視媒體中願意常來參加彩排記者會的並不多,大愛、客家和台北都會
(Cable自製台)都常出現,可惜收視群較小,涂大哥每次現身記者會都帶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希望他利用中視新聞這個傳播管道,繼續堅持耕耘藝文新聞這塊貧瘠之地,讓更多民眾透過他的報導感受到藝術之美。

 

 

 藝文新聞存在的必要性 


對中視而言,既然長期固定播藝文新聞已經是獨家,是他們的新聞賣點之一,為何還要對唯一一則的新聞長度如此計較?過去的高收視率不就代表著藝文新聞並沒有過錯啊!

從八卦版的討論串看到有的人認為播藝文新聞不如播民生消費新聞算了!但多少則消費新聞很明顯是業配新聞?而且為何不要求減少政客口水和酒店坐陪、偷拍之類的情色新聞?前幾天有則新聞更好笑,只是看到有不肖業者打著傳播妹是樹德跟華崗的學生,就介紹這兩所學校和列出畢業的藝人校友有誰...有太多這類令人傻眼的新聞了,何不報導華崗藝校的公演?

 

 

涂大哥在文章中指出,「中視高層對文化新聞的態度是視之為小小陪襯,連吃喝新聞都不如,這是對文化何等深的輕忽啊!」在我大學時代受到的新聞教育裡一直認為,新聞媒體是一個社會價值觀的守門人,一旦是他們所主導的價值觀,就會讓社會大眾誤以為這是「主流價值觀」。台灣的文化素養已經相當缺乏,媒體再漠視下去會讓民眾的價值觀剩下物質享受。 

看了十月份的PAR表藝雜誌我才知道英國將表演藝術發展視為「公益」!但在台灣經常被歸類成休閒娛樂,我認為藝術是社會教育的一種,它肩負著社會責任,應該扭轉觀念讓媒體認為報導藝文新聞是增加公益形象,而不是當做「九族文化村」、「推出情人節套餐飯店業者」那樣的消費新聞處理! 



藝文新聞在媒體上曝光的困難度
 

剛開始我做幾場記者會的聯繫時,一度很灰心沒幾家媒體願意來,從中時藝文記者退下來的賴廷恆告訴我,沒有足夠的話題性和知名度與強烈的表演特色,根本沒幾家會來。過去我們也曾操作過成效還不錯的記者會,「南風」劇團的《微暈》找立委站台;基層巡演宣告記者會安排眾多表演團體表演片段。

和老闆趙自強開宣傳會議時,大家總是絞盡腦汁想出記者會要出現什麼畫面才有被報導的機會,其中有不少天馬行空的想法挺有趣的,例如戲的名稱是豬探長,就找隻寵物豬讓老闆牽著逛兩廳院周圍;或主題是隱形貓熊,就穿著貓熊裝參加紅軍倒扁抗議。

現今已經不是藝術家做出一齣很棒的戲,開個彩排記者會就能期待消息曝光。它一定要透過漂亮的包裝和議題設定吸引記者,不然在現今如此有限的媒體版面要跟其他同檔期的團體競爭,更要跟一堆雜七雜八的新聞事件擠,甚至當天要是出個大災難或弊案新聞,沒有固定藝文線記者的媒體別想會來。

還有跟媒體關係要打好,每次記者會得厚著臉皮邀請記者務必抽空參加,不僅要和報紙、廣播、電視記者保持良好關係,更要想盡辦法可以在雜誌
(如新新聞、錢櫃、美麗佳人)的最後幾頁小版面曝光;還有狂上廣播節目(「如果」的一齣大戲可以上近四十個節目)總之就是能不花到廣告費的曝光機會一律積極爭取。

我做過去年的北區行銷平台的案子,也曾突發奇想往後若是經驗成熟了,要成立類似經紀公司,幫規模小、新興的表演團隊鋪出一條宣傳行銷通路,讓觀眾發現更多的創意表演。



不能屈服於市場導向 

藝文新聞會有收視率?藝文新聞有人關心嗎?有些人會提出這樣的質疑,涂大哥舉出了很好的反證例子:「全台灣每週看展看表演的人口何其多,「歌劇魅影」演三個月滿場,賣出9萬張票;故宮每月有15萬至20萬人次,今年北宋大觀展58萬人,大英博物館展56萬人次;北美館人也不少。歷史博物館多年前單一兵馬俑展,創下100多萬人次歷史紀錄。今年綠面俑來台,參觀民眾30萬人次,累計史博館今年元月至九月已有60萬人次買票走進館內參觀。」 

我連看兩年國外的頂尖交響樂團來台演出,我看到的是音樂廳位子銷售一空,戶外轉播即使飄著小雨,廣場依然擠滿人群,前年「雲門」《紅樓夢》封箱戶外演出亦是如此。長期關心藝文活動的群眾的確是不如關心星光幫來的多,但會對藝文消息有興趣的人我相信絕對不在少數。 

我知道現在媒體競爭相當激烈,要顧收視率而做一些熱鬧的新聞以譁眾取寵,這我也不冀望會改善,但我不認為藝文新聞就這樣子跟市場導向妥協。除了中視和非商業台以外其他台本來就應該要有固定一則藝文新聞,在每天24小時一直重複播的新聞穿插一些會讓新聞台收視率狂掉嗎?若有其他電視台願意開始做,他們盡到社會教育責任,然後影響閱聽人開始討論、關心藝文。 

就目前最穩定的藝文新聞消息來源「報紙」來說,被視為「評論」與「特稿」之文字是藝文版的焦點,而不論是專訪、評論或特稿,由於能增進大眾對藝文更進一步的瞭解,若能形成常態,對藝文推廣工作必定更能增添助益。

 

欣賞藝術作品有一個重點是,能不能從作品中,找到與自己生命經歷相關的元素,來產生「共鳴」。大眾傳播對於改變認知或創造新知的領域常有非常大的效果,而將小眾的藝文帶入大眾生活化的目標,是現階段的藝文新聞可以努力的。


從藝文新聞獲得的感動
 

最後我想分享個人的感動經驗,我在上大學之前從未踏進過劇場一步,在我升大一前的暑假不經意看到中視正在報導一齣兒童劇,演員跟觀眾互動的畫面和導演堅持理想的談話觸動我的心靈,這則藝文新聞讓我深受感動,於是我在當下就決定上大學後一定要加入話劇社,從此就開啟了我對表演藝術的熱愛,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從沒後悔過。 

在日常生活中試著影響身邊的人,跟他們分享感動的經驗,讓他們認為藝術就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傳播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德瑞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