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這學期選到一門讓我很感興趣的課,戲劇系的劇場管理。
授課老師講得嚴謹又不失風趣,讓我很想認真學這門課,雖然星期五只有早上這堂有課,不過我想真的很興趣,我應該還是爬得起來去上課吧!
老師今天提到一個她個人遇到的經驗,讓我也很有感觸。她有次要趕去中正紀念堂,招了一台計程車,當司機知道她的目的地,後來忍不住問她要做什麼?老師回答要去戲劇院工作啊!司機說:「那不是廟嗎?怎麼還有演戲?」老師頓時心中很感概,那樣的劇場表演空間對一般市井小民來說竟是有種全然不知或是高不可攀的感覺,這之間的鴻溝一直以來並沒有填補。
我去年暑假在表演藝術雜誌社實習之後,印象很深的是一直記得總編講的:「要成為表演藝術團隊與觀眾的溝通橋樑。」讓我很認同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多戲劇表演關心的議題是很貼近我們生活的,表現手法和舞台創意設計呈現都能讓人驚喜與感動。或許也是文化教育過去並未被受重視的關係,很多人只要看到在舞台上的演出都望之怯步,認為那是布爾喬亞階級人士才會看得懂、有能力消費得起。
其實有不少本土劇團做的戲蠻精緻的,票價也賣得不貴,省個兩場電影票就能欣賞到一齣活潑生動的Live秀。另外一提,聽說人間條件2賣得並不好,吳念真導的戲情感很豐富呢!有興趣的人找我買票可以有八折優待(我去跟老師買)。
學期報告挺有趣的,很像一則專題報導,值得去完成。
就現有各公、民營或其所屬之表演藝術經營管理機構進行資料蒐集、連繫訪問以為意願徵詢,鎖定一個適當的劇場單位做為研究的對象。
內容項目要包括:
一、為什麼選擇該所劇場為研究目標,其特點為何?
二、該劇場的創設歷史沿革,目前的經管單位及其體制結構。
三、該劇場營運整體資金的來源,以及支出分配及運作原則。
四、該劇場內之活動安排原則或特殊考量。
五、該劇場曾舉辦過那些具代表性的活動,或引發過任何廣為討論的事件?內容或過程?經營管理單位的處理方式、態度和過程。
六、該劇場在經營管理上曾經遭遇過和目前所面臨的難題是什麼?該困境的造成過程以及可能的解決之道。
七、該劇場如何塑造特定的專業形象或公眾形象?又如何著力於建立觀眾關係?
八、針對以上內容之個別評論。
要附上至少二十分鐘的錄音或錄影紀錄。
是分組報告,不過我覺得自己做會比較得心應手,只是會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