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check in. Becase "It's a evil-fucking room"!」
以西洋的恐怖片來說1408是部不俗的作品,這片有的更深層、更綿長的心理恐怖。故事雖然單純卻節奏明快,讓人摸不清楚下一秒的發展,不僅驚悚,也有著史蒂芬金式的黑色幽默在對話和情節中流竄。
哪有靈異房間就去住的作家麥可,覺得世界上沒有鬼,也從來沒碰過鬼,因此讓他覺得自己的膽子很大,終於他遇到了1408。一開始飯店經理不管用利誘或拿56起自殺案件的記錄恐嚇他,卻依然阻止不了他想入住的決心,然而在經理最後妥協之後,也宣告麥可的刺激之旅就此展開。
就算是鬧鬼的旅館房間這種老套的題材,恐怖大師就是有辦法寫出自己的新意。或許多少出自於諷刺,在類似題材的作品中,受人勸阻卻仍不信邪的情節總是要來上一段的。但是有人看過像「1408」那樣既長又誇張的勸阻情節嗎?我想大概是很少有的。電影中忠實的呈現了這段略帶諷刺意味,但又成功營造懸疑恐怖氣氛的橋段。
這間房間一開始發威,麥可就想退房了;沒錯,他只是手受傷而已。至此,麥可暴露出他其實一點都不勇敢的本性;接著,開始漸漸失去理智地逃竄,當然他還是得忍受每60分鐘的心靈折磨。
從小到大,我們都相信某一種理論是真理,當有一天它突然被打破,我們會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不承認,然後開始找很多有利於自己的證據,來證明自己從以前到現在的堅持不是錯的。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證據又再被破滅之後,自己該如何面對自己?承認錯誤?還是選擇逃避?
所以這部片的主角在1408 的房間裡不停的想要證明自己從以前到現在的堅持,但又不停的被破滅,也說明了一個人在講"絕對"的時候,內心一定也對自己有很多疑問,只是因為「面子」所以都會壓下來。但是有一天這個內心的疑問突然全部爆發,那到底擊潰他的是外在的環境?還是他自己?
1408 或許根本沒問題,只是主角選擇在最老梗鬼故事的房間對自己誠實;又或著1408 真的有問題,也因此讓主角面對了自己內心多年來的疑問與自責。
隨著主角在1408中精神上受到的侵蝕,故事慢慢將主角過去的喪女的哀慟一一揭露。房中怪異的現象巧妙地和回憶中事件連結,迫使主角再次直接面對那些傷口。當這些痛苦不斷地衝擊著他,有人選擇解脫而自殺,但他就是不願意妥協,「我不會讓你們贏的!」最後反而得到了某程度上的救贖而不用繼續逃避了。
最令人心疼的一幕是,在毫無生機的時刻,忽然可愛的女兒出現呼喊著父親,稚嫩的雙腳流著血走向父親,再來個深深的擁抱,過沒多久卻狠狠地讓以為再度擁有女兒的麥可,又再失去她一次,只剩下滿地灰燼。
演員方面的表現很突出,山謬傑克森戲份並不多,但是開場不久後的一段主戲成功地鋪陳了1408房的壓迫感,和約翰庫賽薩克間的交鋒更是精彩,恰如其分的扮演了那個帶點職業驕傲卻兼具公關手腕的老江湖。至於約翰庫薩克整部電影有近三分之二必須扮演獨角戲,他那眼睛不停轉動的樣子讓人感到不安,從進入1408時的自信到自欺欺人,再到崩潰的情緒轉折,自然流露神情搏人同情。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恐怖元素,也就是比較像是 "心理恐懼" 。在這個60分鐘裡不知道待會會發生什麼事,因為在房間裡的一切都是幻覺,在第一個 60分鐘過完,醒來發現只是躺在地上,下一個60分鐘再度開始逼迫他繼續面對恐懼。
另外,電影將The Carpenters的抒情名曲「We've Only Just Begun」運用得令人毛骨悚然。我喜歡這首歌,但看了這部電影後,這首歌的歌詞有了截然不同的恐怖意義……
這張劇照讓我也聯想到《鬼店The Shining》裡傑克尼克遜的經典瘋狂表情
後記:其實我覺得恐怖片給人的感覺見仁見智,因為每個人害怕的「點」不一樣。有的人超怕殺人魔砍殺造成的血腥畫面;有的人超怕嚇人鬼相突然冒出的鏡頭;有的人怕的是幽閉恐懼;也有人特別怕殭屍。但是我因為看過太多恐怖片,所以以上幾種有點麻痺了,也常猜中導演的突發鏡頭,搞得像在玩猜謎遊戲一樣XD